幼鳥致死原因

1.親鳥養育時:

一般而言,從破殼後的4天內,是幼鳥能否生存下來的第一個關鍵期.造成幼鳥在這期間死亡的因素可被區分成3類.

# 行為性
# 偶發性
# 生理性

正常情況下,親鳥行為性上的因素是造成幼鳥死亡的最大原因.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初次育兒的年輕親鳥上.因經驗的不足或無法同時養育過多的幼鳥,親鳥通常會放棄最後出生的幼鳥或是同巢中不同於其他幼鳥的幼鳥,如紅眼或不同羽色.為挽救被這類被棄養的幼鳥,飼主密切地注意是必需的.如有這情況發生,飼主應即時將被棄養的幼鳥捉出處理,如交由孕母飼養和人工餵食.待幼鳥更為茁壯後,便可試著將幼鳥交回給原親鳥餵食.

最為不可預知的是偶發性的死亡.死於這種情況下的幼鳥,通常嗉囊都還裝滿食物.所以一般推論,這樣的幼鳥的死因是來自於親鳥或同巢的幼鳥.其原因可能是因為踐踏,擠壓或吸入異物.由於這類的意外是不可預期的,所以能作的補救方式是有所限的.唯一的可能方式是透過嚴密的監控來防止這意外發生.

 

雖為同胎幼鳥,但因出生順序的不同,其體型之差異相當大.
越晚出生的幼鳥即常有被體型大的幼鳥因擠壓或搶食而致死的現象.
照片提供:
一個女生談養鳥's Blog


另一個較不明的因素是生理性的.由於牽涉到所有生理上的領域,故很難以了解其真正的死因.目前依其生理上的現象觀察可以主要分成幾點:虛弱,畸形,營養的缺乏和感染.

若親鳥在巢箱內並受到驚嚇時,可能造成的影響有,胚胎死亡(未破殼時),幼鳥失溫及棄孵或棄養等.親鳥受驚嚇時易造成蛋的過度搖晃.當蛋滾動過甚或出現裂痕時,幼鳥則易死於其內.胎死其內通常發生在當胚胎遭破壞以至於無法成功發育成形.為避免這樣的不幸發生,飼主應更加小心並儘量不打擾孵育中的鳥父母.

若過度被打擾,親鳥有棄孵之可能.
照片提供:
一個女生談養鳥's Blog

造成幼鳥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飼主對衛生的要求.當幼鳥孵出後,巢箱會變得非常骯髒而需要清理.為了防止細菌的滋生,巢箱應每天清理.最好的清理時機便是當鳥父母皆出巢食用食物時.此時,可以用板材將巢箱的洞口先遮住以防止鳥父母進入.捉出幼鳥時應注意幼鳥是否有失溫的危險.清理巢箱的動作應迅速,更換新的木屑或紙毛巾並刮除巢箱壁上的污物.將幼鳥放入後,移開板材,過程中應避免驚嚇到鳥父母以免踐踏或傷害到幼鳥.

有時鳥父母會把其中的一顆或一隻幼鳥推到一旁而不願照料.通常這樣的蛋是有缺陷的或這樣的幼鳥是較為虛弱的.而最後孵出的幼鳥有時也會因得到較少的食物而變得較為虛弱.如果這樣的情況發生,飼主可以把未孵出的蛋拿來試以孵蛋器孵之或將幼鳥捉出以人工方式餵養.若幼鳥接受人工餵食,待幼鳥較為茁壯時,應再將幼鳥放回巢箱給鳥父母餵養.

第一次生育的鳥父母或許會有棄孵或棄養的可能.它們有可能不知要如何照顧幼鳥.有些鳥父母也許需要幾胎後才能學會養育下一代.被棄孵的蛋如果不及時將之放在孵蛋器的話,胚胎很快便會胎死其中.相同的,幼鳥如不被移到有保溫之處並給予人工餵食的話,也會夭折.將棄孵的蛋或棄養的幼鳥轉移給另一對有成功養育下一代經驗的鳥父母也是一種選擇.代孕父母也能可以善盡養育之責的.像人類一樣,並不是所有的鳥父母都是完善的照顧者.鳥父母也是有可能作出啄咬幼鳥或拔其羽毛等的惡意行為.如果幼鳥遭到鳥父母其中一隻攻擊時,應立即將會攻擊幼鳥的成鳥隔離.如果鳥父母皆有這行為時,則應將幼鳥取出由人工餵食.

2.人工養育時:

以人工餵養的幼鳥最常見的可能死因為包括有由嗉囊炎引發的進食問題,念珠菌導致相關系統衰竭,飼主不當地餵食致死,溫度低時嚴重失溫,體內細菌或寄生蟲影響,誤食其他物品,醫療誤判,遭其他動物咬死及意外死亡等.

不當餵食致死多發生在新手飼養幼鳥的情況,特別在欠缺相關知識及技巧時,其範圍包括餵食物,餵食次數,餵養時機,餵食量,餵食技巧,及餵食溫度等.為避免因這些因素所導致的幼鳥死亡可能,新手飼主除了在飼養前應多充實對玄鳳幼鳥照顧的知識外,必要時,可洽詢醫師或有經驗的鳥友以尋求協助.在沒有充分準備下飼養玄鳳幼鳥通常會造成相當高的幼鳥死亡機率.人工餵食知識及技巧請參 閱玄鳳繁殖/哺育幼鳥之人工餵食

除此之外,當幼鳥進入斷奶期時,由於首次遇到餵食上的阻礙,若缺乏相關幼鳥成長知識,則常會誤以為幼鳥為身體不適或感染病菌而憂心不已.若在誤判的情況下而給予不當的藥物治療時或以更強行的餵食方式餵養之,有時反而會給幼鳥嚴重的身體負荷而危害到幼鳥的生命.

失溫致死通常發生在單一飼養幼鳥,飼養太幼小雛鳥,及寒冷季節飼養等.一般而言寒冷季節(如冬天)皆不適合飼養幼鳥,特別是當寒冷侵襲時.若無法避免於此時飼養幼鳥時,則應隨時為其準備保暖器具.初生時期的雛鳥本身並沒有調節體溫的能力而是靠親鳥所給予的體溫保暖.人工飼養幼鳥時,飼主應控制其所在環境溫度於攝氏30~34度之間.由於太幼小的雛鳥其身上的羽翼尚未發育完整,在秋冬兩季間皆會有失溫的可能,除提供保暖器具外,以多隻飼養亦可提升彼此保暖作用(秋季時).羽翼尚未發展完整的幼鳥適合的溫度為攝氏32~34度間;而羽翼發育足以覆蓋全身之幼鳥則適合攝氏30~32度間.如果幼鳥生存環境溫度過低,將造成幼鳥消化系統無法正常運作而影響其健康發展,嚴重者便會導致全身器官失溫而衰竭死亡.避免幼鳥因失溫而死亡,必要時須以24小時為其作保暖.使用保暖器具時亦須注意該環境應保有50~75%的相對濕度.

誤食其他物品致死情況主要為幼鳥開始對外界事物感到好奇時到處啄食所引起,有時在其生活環境中的墊料亦是導致其死亡的物品.當飼主將幼鳥取出原安置處(如寵物箱等)餵食或讓其活動時,應特別留意其行為.玄鳳天性喜好到處啄食,特別是對細小或色澤鮮明之物相當感興趣.若不慎食入無法消化物品,則會因無法消化而滯留於嗉囊或消化系統內,幸運者,幼鳥能自嗉囊自行吐出;若無法排出,則會影響進食,甚或阻礙消化器官正常運作而危及生命.若不慎食入有毒物質(如人類食品或化學清潔物品),則很容易引起身體不適,甚或快速造成幼鳥的死亡.

細菌感染及其他危害健康的因素可參閱玄鳳的照料/幼鳥的照料/幼鳥的健康問題

醫療誤判而死是一個較嚴肅的議題,由於牽連到專業知識的層面,所以一般飼主在遇到如類似的情況時,通常只能以事後的思考來判斷可能的源由.然而防止類似情況發生,飼主能作的便是添增本身的基本玄鳳健康認知,避免在幼鳥出現異常狀況時,因欠缺基本的認知而過度擔心下,將該幼鳥視為生病而送醫治療以造成無謂的誤診.將生病的幼鳥送醫治療時皆有一定的醫療風險存在,是否判斷為誤診實非一般飼主所能為.然而在醫療的案件中,卻仍有不少幼鳥在送醫診治後不久便死亡的情況發生.飼主在將幼鳥送醫檢查前,應尋找有良好信譽的鳥類專屬之動物診所.

意外死亡是另一個造成幼鳥死玄的原因,可能因意外造成死亡的情況有:
被其他動物咬死:特別是家中飼養其他動物,如狗或貓時.有時老鼠或大量的螞蟻都能造成玄鳳幼鳥的死亡.
被他物壓死:可能為其他之重物,飼主或家中成員.此情況常發生在幼鳥被家中成員”踩到”或”坐到”.有時亦會發生亞成鳥被門夾到而致死或飼主將之帶出活動,因受驚嚇飛竄而衝撞汽機車或遭輾斃.
因屋內設備而亡:如吊扇,風扇,火爐,魚缸,其他積水容器,細縫等等.其他屋內危險物請參閱玄鳳的照料/環境/室內的危機

人工飼養幼鳥時,飼主對玄鳳幼鳥的飼養知識和技巧,細心和耐心程度,及可提供的資源等都是防止幼鳥死亡的要素.為避免飼養失敗,應於飼養前多搜集閱讀相關飼養知識,勿飼養太過幼小的玄鳳,及若有任何健康上的疑問時,應儘迅詢問醫師或有飼養經驗之人.